凯里学院:产教融合、校地企协同,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8-06-12


在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受会议主办方邀请,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凯里学院姚仁海校长围绕着“校地协同,以产教融合模式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主题作了精彩汇报。报告中,姚校长介绍了两大战略思考带来的转型之机和三大主要做法以及两大主要成效。


一、两大战略思考带来的转型之机

 

29.jpg


思考一:贵州——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


姚校长提到近年来,贵州抓住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国内外知名企业抢滩“云上贵州”,使贵州成为全国数据集散地。贵州正依托“一带一路”连接线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实行开放战略的生力军。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给地方院校的如何转型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转型?


30.jpg


思考二:黔东南——实施“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战略


姚校长分析了目前黔东南州的州情,提到黔东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黔东南有两个宝贝:自然生态的原真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村落名录309个,占全省545个的 56.7% 。在实施“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战略的过程中,要想很好的保护“自然生态的原真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决定了黔东南不能有太多的大型企业,给地方院校的如何转型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怎样转型?


姚仁海校长围绕着“如何转型”“怎样转型”的两大战略思考,提出了地方院校转型和发展的新思路:“跨界融合、校地协同、服务地方”


二、三大主要做法

 

51.jpg


1、跨界融合——与州外的大型企业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与曙光瑞翼教育合作,共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大数据教学平台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联合培养大数据人才。


2、校地协同——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共推大数据应用工作。 


凯里学院按地方政府要求组建了大数据工程学院,构建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主干,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为支撑的大数据专业集群,打造本地大数据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3、服务地方——依托合作企业的技术优势,为地区的大数据应用提供服务和帮助。 


建立“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提高科研服务地方的能力。与曙光瑞翼教育开展合作,校企双方基于“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共同开展面向特色专业和行业的应用科研服务,承担国家及地方的课题研发、科研成果孵化等工作。


三、两大主要成效

 

32.jpg


1、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初显成效。


专业建设方面,2017年获教育部首批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通过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专家组的验收,并获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成功加入全国高校大数据教育联盟理事单位;计算机专业获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获贵州省教育厅“创新创业工程技术训练中心”项目立项; 3个专业被列为学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在人才培养方面,凯里学院与曙光瑞翼教育校企合作成立了“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并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教育成果。2017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奖38项。其中获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15项。其中,2017年学生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生设计的“多功能矿山智能微机-照明-监测系统”获贵州省科技发明类“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1项;2名学生在曙光瑞翼教育举办的“瑞翼教育LOGO设计大赛”中分别荣获全国三等奖和优秀奖。


2、服务地方能力稳步提升。


依托曙光瑞翼教育在全国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相关领域的领先技术,承担国家及地方的课题研发、科研成果孵化等工作。承担了“苗族银饰抗变色处理及产业化研究”和“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技术在黔东南苗侗族女性服饰图案中的物理应用研究”、“黔东南苗医火罐电气化研究”等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研发项目。并正在规划凯里学院“智慧校园”、“一卡通精准扶贫”等建设项目。实现对校园内各类资源的集成、整合和优化,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