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创造价值的时代已经来临,在短短的五年间,大数据从浮在空中的概念变为落在实地的案例,在金融、电信、公安、工业等领域,大数据都在发挥它巨大的价值。
马云说“智能世界三要素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技术必须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结合才能发展,而不能只沦为一个玩具;”
刘强东提出“大数据是零售行业下一个战场”。张一鸣认为“大数据是网络空间的上帝,大数据胜过好算法。”
那么大数据技术究竟要学哪些内容?怎样获得真正的技能?怎样才能从学习和项目中获得可以为今后就业锦上添花的实践成果?湖北大学的大数据专业,都可以带你实现。
一、平台-提供实践的环境
湖北大学-曙光瑞翼实验实训基地
湖北大学未来将依托百校联网的“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网络”,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价值分享”的平台优势,推进曙光瑞翼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
人才培养基地。中心旨在培养行业大数据人才,提升和更新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和技能水平,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终身学习的资源,保持行业的职场竞争力;为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建立区域大数据"人才银行"。
科研创新基地。基地将企业工程师、老师、学生以项目化运作模式整合为新型创新实体,并且融合企业技术开发与高校研发能力建设及学生能力培养,可以增强高校争取政府纵向课题和行业横向课题能力。中心建设将为教师在大数据、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上提供充分的科研条件;企业将和学校合作研发和共同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
应用服务基地。应用服务基地主要定位于:对外提供大数据应用和高性能计算的硬件服务,以开发者社区形式建立大数据学者的技术、服务能力、信息、智力资源和资本的交流和服务平台。
项目建设遵循“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本期项目建设目标:首先是“大数据应用超级系统-Infinity 9000”,提供大数据教学、科研及行业应用的相关服务;后续将和全国其他高校建设的系统进行联网,实现硬件资源、行业应用、科研创新的共享和交互,提升学校大数据应用服务的能力,编织一个独一无二的覆盖全国高校的数据网络。
二、师资-提供专业教学与指导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共建双师双能团队,并承担学生职业素质体系建设与教学、职业辅导、岗位实践及就业支持等工作。
职素导师团队。人才培养的内容包含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规划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湖北大学职素导师团队总结实践教学的理论与经验,从《准职业人导向训练》系列教材的内容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从演讲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与领导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团队调研”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能力。
大数据工程师团队。湖北大学大数据工程师团队,围绕学生的大数据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大数据理论知识与大数据技术技能的综合实践运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完成大数据理论课程与大数据技术课程教学,锻炼学生的项目运营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大型大数据竞赛,指导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项目实践,严格按照行业的技术要求、素养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强调培养人才的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三、大数据协会-组织、整合资源
湖北大学大数据应用交流协会,搭建平台,相互学习与交流。
1、协会的主要任务:
(1)负责本校大数据赛事组织; (2)依托学院大数据平台,负责“瑞翼工坊”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开展大数据专业类讲座,提高校内各专业对大数据领域的认知; (4)组织企业参观交流,增进湖大学子与校外企业之间的沟通; (5)促进“百校工程”各大院校之间的交流和竞技; (6)依托曙光瑞翼大数据工程师团队和学院大数据平台,组织参加国家级竞赛、应用型项目开发等;
2、协会的近期活动:
(1)基础培训:每周一次(linux、数据库、python),为开展项目打好基础。 (2)成立“瑞翼工坊”:12月开始筹建,完成立项和建组。 (3)大数据知识竞赛:12月进行。主题:大数据基础知识和技术架构。
“瑞翼工坊”-组织实战训练。由指导老师、组长和组员形成的项目组,以立项的形式,根据各小组的专题项目,进行研讨、信息搜集、项目开发等;以具体项目带动专业学习、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并收获专项成果。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对大数据专业充满信心和期待。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统计,及各大人才招聘平台分析,当前大数据人才最为稀缺。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开启一场大数据技术升级之旅呢?欢迎对大数据充满好奇和热情的你,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