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互联,协同创新。 行业驱动,产教融合。 回归本分,内外兼修。 教书育人,桃李天下。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区域联动大数据技术教学研修班开班仪式
近日,由曙光瑞翼教育主办,“百校工程”项目院校洛阳理工学院承办的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区域联动大数据技术教学研修班(以下简称“教学研修班”)于洛阳理工学院与曙光瑞翼教育校企共建的“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圆满举办。
本次教学研修班汇聚了来自辽宁、河南、山东、安徽等地7所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项目院校(洛阳理工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枣庄学院、池州学院、许昌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共计几十名骨干教师的参加,以介绍大数据行业应用为主线,旨在推广和普及大数据前沿技术,提升教师在大数据学科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不断增加教师“回归本分”所需的“真本领”。
洛阳理工学院丁梧秀副校长致辞。洛阳理工学院作为首批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项目的院校,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成立了“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校企共建的“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建设已完成,依托中心教学综合实验与行业应用开发等功能,学校在大数据人才培养和行业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基于“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百校互联形成的“大数据超级平台”,先后建成“河南省建材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备大数据分析挖掘平台”,承担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立项的“教育大数据”科研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后丁校长对参加本次研修班的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曙光瑞翼教育代表李伟光先生对洛阳理工学院承办本次区域联动大数据技术教学研修班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参会的各高校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项目开展两年来,已有国内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5所入选院校,涵盖211院校、重点本科、普通本科各类型院校,并实行常态化申报,多所高职院校成功入选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
未来,充分发挥百个“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人才培养、资源开发、科研创新、行业应用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五位一体”的功能,百校联网形成“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协同创新的大数据超级平台,更好地促进校校间、校企间在大数据技术教学与科研应用领域的沟通和交流。
我们倾囊相授——华丽的企业讲师团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本次区域联动大数据技术教学研修班 “亮点纷呈”,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配备和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保证了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培训讲师团队由曙光瑞翼教育选派的大数据工程师陈小文、潘晓洋、秦朝阳、李阳组成,四位讲师均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详细的大数据理论讲解与行业应用案例的有机结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实践课堂教学。
我们一起前行——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我们总是散发优秀的光芒
本次区域联动大数据技术教学研修班培训的内容包括分布式数据库原理、Python编程、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理论、数据可视化基础与应用。为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对大数据知识及相关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本次研修班还增加了实训操作和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参观等内容,有效的提升教师的大数据意识,应用科研能力,提升学院承接课题与项目的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此次区域联动大数据技术教学研修班打破了各区域院校在大数据技术教学与科研应用领域等方面的交流壁垒,未来,曙光瑞翼教育作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 的唯一建设运营方,与各项目院校一起,共同推进“大平台+”战略下“百校工程”2.0产教融合模式的演化升级,促进校、政、企等多方平台资源与大数据应用的共用共享,有效的提升项目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实现院校间协同创新,同时培育一批具有突出专业能力的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