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如何建?瑞翼教育带来不一样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9-01-10

 

近日,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第八届第二次理事会暨2018年学术交流会在西北大学信息学院隆重召开。会议以“陕西省大数据建设现状与未来”议题进行专题报告与共同探讨,为陕西省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带来更多的启迪与思考。


3.jpg


会议由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长耿国华致开幕词;西北大学参会学校代表进行发言,并向参会单位颁发了聘任证书;教指委专家“以本为本”传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教学改革思想;产教融合践行企业代表分享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经验及思考。


如何发挥区域优势构建陕西省大数据专业建设良好发展路径与产业生态,凝聚产学研优势力量,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深度整合和挖掘现有的科研技术优势和数据资源价值,构建全国领先又有陕西特色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助力陕西成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西北聚集地,成为了本次学术交流会议共同探讨的一项重要议题。


5.jpg


瑞翼教育是打造前沿科技产教融合生态的先驱者,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项目的唯一建设运营方。在本次学术交流会上,瑞翼教育运营副总监许桂秋先生从大数据产业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维度,结合“百校工程”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行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产教融合成果,现场作了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思考》的学术交流报告,分享了关于专业建设经验与思考。


如何开展职业化教育与专业课程?


通过建立二维图表,明确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典型岗位所需要的技术要素和能力要素,同时,从基本技能、基础框架、业务处理、延展性技术4个方面阐述了大数据行业的技术能力要求。


如何开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建设?


加快课程体系的整合重组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加快教学组织形式和方式改革,采取研讨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如VIP垂直整合项目化教学法(Vertically Integrated Projects Program);

加快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将实践环节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同步; 

科学开展考核评价,检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素质,最终实现以区域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从业素养、通用知识与人文素养教育为基础,以建设课程体系、落实教学环节、完成评价反馈为手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何提升科研水平与应用服务的能力?


Infinity 9000平台系列产品拥有LSN教学行为分析系统、EDU教学实验系统、INS行业实战系统、Insight智能分析系统、Xdata生态管理系统、Mining挖掘系统等多项功能与优势,为院校的专业实验室建设提供充分的软硬件支撑。


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应用服务实验环境为基础,依托百校互联“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建成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平台,实现百校基于统一平台下协作、共享、融合,共享教学、项目资源与项目实战机会。


瑞翼教育结合“百校工程”资源优势,将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优质的课程资源,丰富的项目经历等一系列宝贵的经验,投入到陕西省大数据人才教育、大数据专业建设中,致力于高校人才培养、平台搭建、行业应用等方面的建设,积极探索与创新产教融合新模式,建设优秀的产教融合成果,为陕西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