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 | 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培养前沿科技领域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19-04-22

 

数字丝路产教融合研讨会上,在全面实施“大平台+”战略背景下,南宁师范大学校长助理蒋卫国先生结合“‘大平台+’下的产教融合经验分享——人才培养”的主题,分享了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南宁师范大学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培养前沿科技领域创新人才”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内容,给现场的各位嘉宾带来了借鉴与思考的启迪。


50.jpg


"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南宁师范大学


51.jpg


南宁师范大学是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的首批院校之一,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依托百校互联平台,为院校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应用服务等方向提供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


2016.05 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

2016.09 广西师范学院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正式成立,第一届学生入校。

2017.04 “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完成设备采购、安装测试工作,投入运营,南宁师范大学成为“百校互联平台”的重要网络节点。


发展至今,“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发展初具规模,合作办学在校生达440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专业建设等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产教融合成果。


融入“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人才培养发展路径


52.jpg


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旨在不断的为合作院校引入战略资源的同时,结合项目院校的在地资源优势,打造具备服务于区域特色发展的“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建设兼具人才培养与科研应用服务功能的产教融合基地。


南宁师范大学充分利用老牌师范本科院校区域教育特色与优势,结合新兴产业技术,形成立足广西、服务“三区”(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区、左右江革命老区),辐射西南,面向东盟,将“职业教师教育”与“大数据应用教育”有机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


培养双师双能型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53.jpg


南宁师范大学有着校企双方混编成立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学科研团队,围绕着共建共管的校企合作专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十二条毕业生能力要求,引入垂直整合项目化(VIP)教学体系,深入贯彻OBE人才培养理念,采用工程场景的教学形式,培养“职业教师能力”与“大数据应用教育”有机结合的双师双能型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40.jpg


企业派驻的大数据工程师与二级学院教师混编团队,共同开展专业课程教学。驻校工程师负责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大数据能力培养,二级学院教师把控专业基础课程以及职教师资能力培养。


工程师课程录课。安装课程录播系统,记录专业核心课程全过程上传至LSN系统,帮助学生开展课程重难点的重新学习,同时有利于提高企业工程师的教育技能。


在线学习行为分析。系统通过对学生线上学习行为的全过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构建专业知识图谱,开展个性化学习,是教育大数据项目的重要组成环节,指导专业教学工作。


构建行业实践与双创教育的“瑞翼工坊”项目团队


42.jpg


“瑞翼工坊”结合VIP垂直整合教学体系,依托于“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通过聘任专业优秀学生为助教,推行以学生自学-授课-研讨的创新型“对话式”教学模式,建立长期稳定的授课机制,同步开展“协同科研任务”,校企教学团队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启动具体科研项目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实践学习,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双创能力。


幻灯片17.JPG


由学生、老师、工程师和专家混编组成的“瑞翼工坊”团队,开展校园教育大数据、校园舆情大数据、医疗大数据、公共安全大数据的项目实践,加入美国硅谷Helios数据公司、清华大学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数据合规、数据资产化及人工智能项目研究,承接中科院课题——知识图谱信息采集与预处理项目与美国Helios数据公司数据标注项目。


幻灯片27.JPG


在全面实施的“大平台+”战略背景下,南宁师范学院依托“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整合产学研等多方优势资源,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动能与优势,以“平台化” 建设的项目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产教融合2.0面临的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


学习兴趣引导。在学生基础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低的前提下,需不断引导学生制定未来发展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OBE人才培养理念持续改进。第一批学生仍未毕业,目前无法准确通过人才培养的成果来更有针对性的改进人才培养活动, 未来,我们仍然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尤其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与跟踪。


加强区域服务能力。校企双方还需要共同努力, 利用好“百校工程”平台的资源与优势,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