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之路!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的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2019-12-13

 

12月5日,第11届网易教育金翼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金隅喜来登大酒店盛大举行,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项目荣获2019年度教育创新发展奖,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先生出席并致颁奖辞。


58.jpg


据悉,2016年,在国内尚未正式建立大数据专业的时期,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就与中科曙光联合推动了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项目,并由瑞翼教育作为唯一的建设运营方。


该项目一方面着眼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推动大数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内第一批深度产教融合模式的引领性项目,也是我国在大数据领域实施的第一个产教融合创新项目。


59.jpg


在活动现场,刘志敏接受了网易专访,分享了在国内应用型高校改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多重背景下,数据中国“百校工程”的项目建设的经验。


教育和产业双向突破


61.jpg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的建设的初衷,首先是基于产业发展的导向,通过教育领域的行动,支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首先是服务国家大数据战略,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要。一方面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赋能传统行业转型,这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刘志敏非常明确的阐述了项目实施的首要目的,就是要“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推动大数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从人才供给侧助力产业发展”。


在寻求产业突破的同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认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突破也势在必行,只有教育和产业的双向突破,互相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出高等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潜能,“实现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解释为何选择大数据领域实施产教融合创新实验时,刘志敏认为这不仅是因为这一领域人才缺口巨大,也是由于大数据具有横断学科的特点,能够与很多学科领域进行交叉融合,从而通过大数据专业的建设带动形成一个专业集群。“通过项目的实施,在一个一个的学校中间植入改革创新的内核,通过影响一个专业,一个学院,进而扩展到整个学校,撬动学校的全面改革,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最大的困难是打破心理的围墙


60.jpg


“百校工程”项目建设初期,不少院校对于产教融合的模式,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在接受上、认同上有一定的障碍。“推动它的难度是很大的,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刘志敏毫不讳言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


“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我认为还是人心,心理上的围墙是最难打破的。”在分析项目建设的困难时,刘志敏尖锐地指出,“我们要实现深度产教融合,就必须要求学校和企业都能充分的开放包容。”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投入优质的资源,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师资成长、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提供全方位的赋能和服务,“我们要允许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取得应得的合理的回报,以价值机制为基础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


项目的创新性决定了它的推动难度。为了实现”百校工程”的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教育部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瑞翼教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很庆幸的是,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了很多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在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我们原初设计,使项目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了。”


回顾几年来项目建设的结果,刘志敏认为,“从理念上去认同产教融合,去接纳企业,具有创新精神的先行先试的学校,都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


“百校工程”引领示范深度产教融合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所创新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式是起到了很强的引领示范作用的”,刘志敏对于“百校工程”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事实上,在此之后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实施的产教融合项目,都承续着这个项目的内核设计,都有着共同的平台化、网络化、集成化的基因”。


“百校工程”在规划中首先确定了构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的战略,以产业领先的技术打造大数据协同创新的百校网络,形成具备协同开展大数据科研及应用服务能力的产业级平台,以百校合力为高校推进校企地合作,服务区域发展提供有力后盾。


在此平台上开展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社会服务等多样的合作,形成一个具备自我演化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在广泛参与产业项目的基础上带动人才培养,建立与项目实践无缝接轨的创新教学模式,形成在协同科研、服务地方、人才培养三个维度上立体化推进产教融合的局面。


在“百校工程”项目的推进进程中,瑞翼教育整合了“政产学研”多方资源,聚集了一大批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形成了一个“产教融合的朋友圈”。“他们都成为了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百校工程”项目所取得的实践经验,也支撑了产教融合的理论研究,推动了国家层面产教融合政策的出台。”


随着“百校工程”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建设的深化演化,推动着合作院校“政产学研”资源整合及布局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不断深入演化,更多的产业资源渗透到大学教育中来,打造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支撑起高校应用型转型改革,实现产业学院教育的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